外媒评论中国电动车环保问题是吃醋心态


发布时间:2016-10-24     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热度:890

核心提示:外国媒体在批评中国发展新能源不环保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中国的新能源的世界优势地位和未来世界汽车格局可能发生的转变。

近日德国媒体认为从全寿命周期来看,电动汽车并不比燃油汽车更环保,而中国甚至会成为受害者。这也是有些以偏概全,没有看到我们的用煤占比持续下降的环保改善和产业强国的特征。而且新能源车是全球化的趋势,现代发达国家都在鼓励发展电动车,德国车企也是强力实现新能源车突破,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都是很强烈的,大众也是开始发展新能源车。如果简单看新能源车总体全生命周期和发电用电过程的不环保,德国媒体按这个逻辑应该首先抨击德国车企的新能源规划,而不是跨洲跨国的评论中国的趋势。

中国发展新能源车是从环保和产业强国的多重目标考虑的,并非简单的利用中国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电动车的煤替代石油的能源战略。乘用车是未来世界制造业竞争的高端焦点行业,产业拉动效果突出,中国电动车如果发展起来,不一定只卖给中国人,世界人民也可以享受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成果,毕竟中国可以补充德日美的产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工厂,这样也是中国产业升级为世界的贡献。德国和日本实际也想实现新能源的突破,如果中国万众一心发展新能源,对世界汽车制造格局也是很好的重新洗牌分工,自主品牌的任重道远。

1、中国的新能源车高速发展对煤炭使用增加不多

外媒评论中国电动车环保问题是吃醋心态

中国能源结构逐步改善,从00年-14年的煤炭消耗占比逐步下降,而05-07年的煤炭消耗的占比达到72.5%的高位,目前的改善到66%,效果很好。

(顺便吐槽一句,我们的国统局年度数据发布太慢了,到今天还没有15年统计数据的权威年鉴数据发布,我盯了10多年数据,国统局每年的发布速度越来越慢。)。

2、用煤发电-电动汽车省钱

煤电省钱。据统计发电的全国平均煤耗是每千瓦时321克,而乘用车平均油耗是每千瓦时321克。按国际标准的等热值换算,1千克原油相当于1.4286千克标准煤。目前7000元一吨的汽油相当于5000元一吨的标煤的能量,而现在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600元,标煤也就是不足千元,是油价的20%,省的钱是巨大的能源类别价格差和汽油的税收。

输电和充电损耗说不清。我国输配电损耗占全国发电量的6.6%左右。充电桩给电动车的充电效率在80%以上一些。充电转化率目前尚无国家强制性标准,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充电转化率国家标准。即使是今年8月实施的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也没有包含充电转化率。

考虑电能转换和传输的效率,这样的钱还有有些垄断电力部门的成本费用,即使这样煤炭发电仍比汽油机省70%的钱。

3、汽油车的环保好于电动车

汽油车由于使用能源的效率高,环保更好些。煤电的使用过程需要多次转换,发电-输电-充电-电机用电,这至少是4个步骤。而汽油车的能源转换是炼油-送油-加油-发动机工作。其中的炼油-运油-加油的能源损耗较小,综合看远比发电效率高,尤其是综合污染小。

电动汽车需要的电池含有的重金属同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的年限不过8年,假如电动汽车普及的话,那么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也是污染。

综合看插电混动的效果是好一些。而小范围下的纯电动车的实际使用便利性好于汽油车。

4、中国用天然气的太少

外媒评论中国电动车环保问题是吃醋心态

这是英国BP公司的世界能源数据,比国统局的快很多。15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石油为主的结构,石油占33%,煤炭占29%,天然气占24%,这三项占到世界总能源消费结构的87%。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很大,中国的能源结构偏煤炭现象较严重,15年64%的能源是煤炭(国统局14年数据是66%,BP数据与国统局数据是合理衔接的,证明中国煤炭用量持续下降),而石油仅有19%,天然气也仅有6%。中国这样的能源结构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其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应该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中国的石油加天然气的总消费仅有25%,而印度是35%,美国是68%,德国也是55%,日韩也在60%左右,因此中国的能源结构与世界的差距很大。其中日韩等都是资源贫乏国家,其能源结构的外购需求也是很大的。中国考虑到国家安全,似乎能源的外购要控制比例。天然气的进口应该是以民用为主。

5、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地位超强

外媒评论中国电动车环保问题是吃醋心态

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地位超强,在中美日德四国的新能源车占比中,16年的中国占比达到58%,较14年的42%提升很大,德日美的占比全面下降。其中德国的新能源车发展速度最慢,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进一步明显。

6、新能源车是产业强国的突破选择

虽然前期汽车是夕阳产业,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概念了。世界个发达国家都在强化汽车产业的发展,原因也是汽车作为智能移动工具的载体,本身就是技术积累、资本重、产业链长的行业,而且未来也是智能化和互联化的移动空间,是最重要和综合的工业产品,日本和德国等依靠汽车的世界地位获得巨大的产业利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最差的就是汽车,只要汽车实现大的突破,汽车强国的出口潜力巨大,如果我们作为世界汽车的生产基地,世界一半的汽车是中国制造,则能达到8万亿的产业增加值,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含汽车零部件等的产值也要达到20万亿人民币,如果在包含钢铁、电子初级产品等,等其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也是超强的。

外国媒体一方面说中国的新能源车不环保,另一方面美国和德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车,这样的外国媒体言论也是抑制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希望中国跟随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线路,让中国始终是跟随发展,而不是在汽车新能源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不论我们是否实现弯道超车,但发展电动车仍是各国的共同主要目标。我们党和政府的强力发展新能源车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外国媒体在批评中国发展新能源不环保的时候,也应该考虑中国的新能源的世界优势地位和未来世界汽车格局可能发生的转变。我们不会被外媒的评论搞乱心态,我认为中国坚定发展新能源车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完全正确的战略选择。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