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个早晨,刚一打开手机就被“人人车卖重大事故车,黄渤或成被告”的信息刷屏,事故车见多了,作为一个吃瓜的群众,我就在想,黄渤他自己买的是二手车吗?
言归正传,我的确很久没有写东西,为啥?一是没时间,二是没钱,没钱说话不硬气,但有些事关乎整个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关乎消费者对二手车认知的信心,所以今天还是麻起胆子就这个事件胡乱一通,也算是对今年的一个总结吧。
第一宗最:最不应该打自卖自夸的广告语
无论是在地铁还是电梯里,你都可以听到“XXX划算、靠谱、XX挺懂车”的广告不绝于耳,你们听了这些自卖自夸的广告会信吗?反正我是不但不信而且有点反感!一旦你出了岔子,立马就会被你的用户、竞争对手拿来说事。
自从新广告法来了,商家再也不能用“最、第一、国家级”这些老套路,那还能怎么“吹”?
个人见解:
1、广告的作用首先是唤起消费者的共鸣
否则你在大街上逢人就吹你的产品好,人家会想跟我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很多人吃东西怕上火,这个广告你们肯定都知道。
2、最好的广告词是适合用户去帮你传递
广告语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说给别人听、可以是口语可以是套话,譬如验车帮的广告语就是“您需要一位懂车的朋友”。用一句话说动(不需要说服说清)。不信你试试看,跟一个朋友介绍XX二手车的时候说“更多选择、更多放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
第二宗最:最不应该请明星当代言人
我一直认为二手车行业最不缺的既不是模式,也不是钱,而是信任!
信任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是建立在大量使用过的用户基础之上,不是靠一两个明星就可以树立起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相反搞砸了就得像今天这条消息一样,明星恐惹上官司。
个人见解:自己给自己代言
有那个代言费不如投在自己公司里培养一批达人,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人人可以是网红,人们之所以喜欢网红,正是因为社会缺乏诚信,而网红恰恰用个人人格作为背书,比那些花大把银子浪费在广告海洋里来得更加精准。
第三宗最:最不应该一开始就要风险投资
汽车之家一直是本人较为敬重的创业典范之一,想必大家对于他们现在的境况不免叹息,几天前正好看到汽车之家的“4+1”战略,顺便有感而发了几句,原意如下“汽车之家应该感谢的新车时代已经过去,不幸的是遇到了平安这个富二代,纵观整个4+1战略,哪里还能找几处用户价值,这与当初李想创办网站的初衷严重变形,网还在、心已远”。
回过头看,过去两年拿到投资的二手车电商一路狂奔,并没有改变什么。。。
经常有粉丝对我说,XXX与你们一起创业的,现在又拿了多少钱,或许他们真的不了解我吧,只能是一笑置之。
个人见解:做一个可以传给儿子的生意极好
创业不是走投无路,而是自己对该领域有一定的经验或是较深认识、同时拥有丰富的资源积累、再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公司一创立就找融资,我认为这里面体现创业者对自己的项目没有信心,亏得毕竟不是自己的钱嘛。
相反,你有一个很赚钱的项目,有几个愿意让给别人的?
融资的时机与用途的确很重要,创业不一定非要做上市,我觉得做一家可以传承的生意也不错,这是中国最缺乏的商业精神。
第四宗最:最不应该请高大上的行业大牛
经常看到什么内部信故意放出来说,XXX又加入我们团队,我嘞个去,这是要下破谁的胆吗?
想想看,真正有能力、有行业资源、有影响力的愿意加入到你的团队吗?他们真有这个本事的那他早就自己创业了,谁还愿意死心塌地的更着你?
个人建议:创业是一项集体运动,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大部分混圈子的明星高管,基本都是不怎么干活的,
抱歉,不想写了,现在牛逼哄哄的都喜欢听好听的,就像热衷于抢红包一样,在一个熟人圈子里互相自嗨。。。都忘却了我们的衣食父母是谁?
我等屌丝,没有必要向谁证明,唯有做好自己,牢记验车帮的使命:
为想买车又不懂车的用户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估参考,帮助其降低购车风险,促进二手车交易健康发展,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快乐地成就可传承的事业。
希望来年有更多共同爱好的手艺人加入到验车帮全国认技师大家庭,做懂车达人,靠技术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