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实际里程被隐瞒 消费者维权获三倍赔偿


发布时间:2017-04-27     编辑:admin     来源: 解放日报    热度:819

费小姐买了辆二手丰田车,车况较新,里程数不足3万公里。时隔两个月后,她却意外得知这辆车的实际里程数超过7万公里,于是起诉维权。日前,松江法院判决撤销购车合同,费小姐返还车辆,二手车公司返还购车款7.8万余元,并予以三倍赔偿共计23万余元。

[案情回放]

费小姐在某二手车公司买车时,对方告诉她这辆车车况很新,费小姐对交易十分满意。然而,时隔两个月后,当费小姐送车去保养时,4S店的工作人员却告诉她,车的里程数被人为调整过,实际里程数已超7万公里。于是,费小姐和该二手车公司进行沟通,希望可以退车并获得合理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费小姐起诉至法院。她认为,正是因为二手车公司隐瞒了实际里程数,自己才同意购买,如果早知车子的里程数如此之多,她不会选择购买。

二手车公司认为,公司对路码表中的公里数是否与实际相符不负有担保责任,且费小姐自己也在提车前检查过车辆,确认无误后才交车。此外,实际卖给费小姐的二手车也是从他人处购进,公司并不清楚里程数是不是原车主修改的。因此公司不存在欺诈,无需退车,更不需要承担三倍赔付。

法官就双方购车细节及车辆来源进行了询问。二手车公司称在交易前已向费小姐重点阐明公司对里程数不予担保,但无法提供证据证实;该二手车公司亦没有提供其购买该车的相关凭据。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二手车公司既未诚信履约,又未能对自身免责事由予以举证证明,故费小姐主张二手车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并要求撤销《购车协议》并退还购车款,于法有据,应予支持。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以案说法]

问:本案中如何认定汽车消费中存在民事欺诈行为?

答:汽车销售流程较长、环节较多,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车辆的因素较多,认定欺诈并非易事。对于欺诈的认定,一般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作为判断标准,即在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汽车消费中,要认定存在欺诈须满足两个构成要件:一是销售者存在故意告知虚假情形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事实;二是消费者因销售者的行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只有上述两个要件同时满足,才能认定销售者存在欺诈,进而适用三倍赔偿规定。

本案中,里程数是反映车辆真实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车辆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情况下,该二手车公司未对消费者告知车辆的真实里程数,而费小姐也认为其系基于此才作出购买该车辆的意思表示。因此,二手车公司行为已构成欺诈。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