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后视镜的优势对汽车驾驶来说,最重要的光学反射镜片一共有三个,驾驶室内的中央后视镜、车辆两侧的外后视镜(化妆镜虽然也是光学镜片但与汽车驾驶安全无关)。近年来电子设备取代光学设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前几年不少豪华车型、SUV车型已经将驾驶室内的中央后视镜升级为流媒体后视镜。除了由于部分车身造型的原因导致后窗面积过小、不得不使用流媒体后视镜弥补这一劣势之外,流媒体后视镜也确实能够有效增加可视角度。流媒体后视镜取景的位置更靠后,再加上没有车尾立柱的阻挡,流媒体后视镜的视野范围相较于传统后视镜确实更加宽广。


(传统中央后视镜与流媒体后视镜对比)另外在传统的光学后视镜上,反射镜面的曲率、形状和大小均为固定不变的,至多只是在外侧边缘的部分增加镜片曲率,通过牺牲画面的完整性来换取更大的视野,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曲率后视镜。只是依靠后视镜边缘大曲率的部分虽然扩大了视野,但是不利于驾驶员判断两车距离。

因此在随着流媒体后视镜在量产车型的应用,汽车外部的电子后视镜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电子后视镜相比于传统后视镜优势在于:1.视野视角电子后视镜相比于传统后视镜更广,驾驶员可以在车内通过按键实时切换后视镜的显示视角,可以在常规视角、广角视角、长焦角度间自由切换,视角更加灵活。电子后视镜输出的画面经过控制系统行车电脑的矫正之后,畸变幅度是优于传统光学后视镜的。2.另外传统后视镜如果没有加热功能、未及使用除水剂时,遇到下雨天气从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观察后视镜较难获得清晰完整的图像。电子后视镜的显示屏放置在A柱位置,受天气影响更小。

电子后视镜为什么不能替代光学后视镜电子后视镜解决了光学后视镜不便观察的情况,那为什么不能替代传统光学后视镜呢?首先是政策原因,目前在多个国家是不允许电子后视镜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的。我国现行的强制标准GB 15084-2013《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中明确要求,家用汽车M1类型必须要安装Ⅲ类或Ⅱ类光学后视镜。

其次电子后视镜还会带来一个问题:驾驶员不习惯电子后视镜造成视觉疲劳。在正常驾驶时,驾驶员的目光集中在道路上,从道路切换到光学后视镜人的眼睛不需要重新对焦,几乎是无缝衔接。而使用电子后视镜后,驾驶员需要将视线从路面切换到车内距离较近的电子显示屏上重新对焦,这种情况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并且这种情况会在夜间更为明显,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车主不习惯流媒体后视镜的原因。最后电子后视镜作为汽车上的电子零部件,如果显示屏或图像采集设备出现故障驾驶员将面临没有这部分视野的尴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