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兼并重组待破局 利益联动多元一体


发布时间:2015-07-01     编辑:admin     来源:中国经济网    热度:379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出现罕见的“双降”局面,即:比上年同期下降,当月比上月下降﹍﹍由此引出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更出现一片担忧之声,甚至是唱衰之声。

市场增速放缓能否倒逼新的产业模式诞生?多年来悬而难解的兼并重组能否迎来新机遇?中国经济网汽车基于对业界内外专家学者的采 访,力求做一个全面、深入和透彻的分析,给行业和企业一个真实、健康、有益的参考,更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推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今天是这一系列报道的第四篇文章,中国经济网记者特别采访了赵岩、李显君等著名业界专家,从国家呼吁央企兼并重组的现实入手,剖析历史案例,探讨资本联动下的“利益共同体”概念。

谁会是下一个“南北车”,这既是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更是中国制造海外输出的整合与思考。实际上,以“南北车”为样本的国有资本调整、运营试点,以改革推进合并,成为“新常态”下的重组路径。这对汽车产业是否具有“施工图”意义?民营资本是否能借此撬动改革的杠杆。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6月初的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曾大胆提议:一汽和东风能否实现企业重组,即便没有实体意义上的整合,能否率先实现资本层面的交叉持股。其他地方性国有汽车企业能否也在资本层面联姻,实现利益联动。

以资本带动实业 兼并重组需求突破

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30多年的资深汽车人赵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多为中央或地方国资背景,基本都扮演了所在省份支柱企业的角色。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并不适合中国的兼并重组,地方利益很难跨越。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

“预计从目前中国的车企总数看,到2020年至少有20%以上的车企会出局,也就是1/5以上。如果说的激进点,可能能够达到1/3。”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大胆预计。

而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4年,排名前十位的汽车集团共计销售汽车2107.66万辆,占全年汽车销量的89.72%。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产销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

怎样的行业集中度才算科学?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具有自身特点,是否简单仿效“美国三大”(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目前克莱斯勒已经被菲亚特集团控股)才算合理?


赵岩表示:行业集中程度与市场规模有直接关系,从理想模型来看,建立多元一体的组织形式,确实有利于资源配置、技术共享,但直接的兼并重组行不通。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6月初的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曾大胆提议:一汽和东风能否实现企业重组,即便没有实体意义上的整合,能否率先实现资本层面的交叉持股。其他地方性国有汽车企业能否也在资本层面联姻,实现利益联动,规避行业恶性竞争。


以史为鉴 过往的兼并重组启示良多


兼并重组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不是一个新话题,探索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总体来看有“此路不通”和“尚待观察”两类。


长安汽车集团曾于2009年重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和东安动力,但重组后的昌河、哈飞经营惨淡,丧失了此前的特色,甚至接连发声群集性冲突事件。昌河于重组四年后转投北汽,而哈飞也沦为长安福特的分公司。


上汽与南汽的整合,目前不好给出一个定论,从产销规模来看,上汽集团一直稳居行业第一,原南汽运营的品牌(包括合资),跃进、依维柯以及名爵,都延续和发展,兼并重组后运行平稳。


2009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到:“坚持结构调整,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


而在2013年1月,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整车企业横向兼并重组;推动零部件企业兼并重 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向服务领域延伸;支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策略也颇有成效。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系统工程学科主任、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显君表示:日本强调精益化生产,美国是以电力流水线、创新生产为主,德 国是以精密制造业为基础、突出高档品牌,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实业突破口。如此来看,兼并重组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整合的一个手段,而不仅仅是目的。

借“一带一路”东风 寄望汽车海外输出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给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需要中国汽车企业完成内部升级和优化,实现制造业的海外输出。“南北车”整合,已经表明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汽车能否像高铁一样,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一张名片?


以目前的中国汽车产业水平和品牌效应,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是否可以借助资本层面的“出海捕鱼”和技术反补,值得探索和思考。 2010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收购。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强调:国际并购后的持续发展,仍然不容懈 怠。


李书福在2015全球汽车论坛上谈及:“我们都知道,在国际并购中,存在一种‘七七规律’,即70%的并购未达到预期商业目的,其中70%的原因是文化因素。”注重实际、因地制宜才是兼并重组的关键。


相比之下,现阶段以海外出口为主体的贸易形式,仍然是中国汽车走向国际的主要手段,海外投资建厂以及打造品牌,仍然任重而道远。据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乘用车出口53.30万辆,比2013年下降10.61%,这已经是继2013年下降9.82%之后的“两连跌”


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此前曾撰文:上汽、东风、一汽和长安等没能给外界一种整体的、战略层面的出口印象,任由旗下子公司信马由缰,最终也只落得散 沙一片。目前来看,结构调整的确势在必行,而兼并重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在全球范围打造出具有知名度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的强国之路仍是一纸空 谈。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