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热市场冷 经销商夹缝生存 平行进口车尴尬前行


发布时间:2015-07-17     编辑:admin     来源:时代周报    热度:491

“平行进口车真的没有大众想象中那般好做。而美规车的质量实则也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好。” 在华从事平行进口车业务将近十多年的黄硕(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感叹道。

大部分车企完成率不及格、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大、4S店倒闭潮来临……2015年,步入微增长的中国车市让车企和经销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平行进口车”这位“新兵”更因价格优势不明显和售后服务欠缺被置于更艰难的处境。

今年上半年,上海、天津、广东都相继开展了平行进口车业务,但“遍地开花”的平行进口车市场似乎并没有迎来消费者的青睐。有相关报道称,今年上半年 上海自贸区17家企业的平行进口车订单数量不足100辆,而真实的交车数字仅有几十辆。而据上海自贸区里一家从事平行进口车业务的老板对媒体透露,这半年 来其公司仅售出了两辆车。

事实上,从去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到同年11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 口的若干意见》,再到今年1月《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车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正式出台,有业内分析认为,这标 志着平行贸易进口车进入了政府大力扶持的风口期。

尽管身份得到政策“扶正”,但平行进口车在中国却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在其背后,是多方利益的盘根错节以及消费者信任的缺乏。

政策风口

随着今年1月《通知》的出台,平行进口车终于摆脱了“半地下”的状态,正式获得了合法身份,并享受到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

所谓“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直接从原产地或海外市场购买汽车并进口到中国市场销售,这种渠道与国内长期实行的授权经销渠道相“平行”。根据进口渠道的不同,平行进口车一般分为美规车、中东车和欧规车等,而国内4S店销售的进口车被称为中规车。

实际上,平行进口车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早已在成熟且有残缺的市场上运行了15年之久。随着国家《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 备案工作的公告》的发布,“鼓励平行贸易进口车市场”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 ”成为国家政策和政府向导,有业内人士认为平行进口车或将迎来一次“新 生”。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平行进口车行业来说,2013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2013年前,销售美规车的进口商确实利润丰 厚,但风险也很高,当时这种车型还被定性为走私车,而消费者购买这种车型也得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赌博”。2013年之后,中国 车市增速开始放缓,从“新三包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实施,到今年各个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开始降价求生,平行进口车的业务已经 愈发难做。

去年5月起,反垄断风暴开始席卷汽车行业。也正缘于此,平行进口车开始以正面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用以抗衡“天价”的进口豪车。而事实上,早在2008年,商务部就希望通过鼓励“平行进口商品”等措施抑制外资总经销商的价格垄断,但显然收效甚微。

有分析认为,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一直迟迟没有进行相关修订,从而导致平行进口车发 展依然面临来自跨国公司的诸多障碍,而这也应该成为质检总局在将非中规车纳入“汽车三包”范围政策时,需要重点权衡的因素。这同时也是消费者在购买平行进 口车时的一大顾虑。

多方利益博弈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车销量已经超过了120万辆,其中平行进口车销量为10万辆左右,占比还不足1%。

随着今年年初上海自贸区成为国内首个平行进口车业务的试点,多方希望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容量能有所扩大。

然而据报道,今年上半年上海自贸区17家企业的平行进口车订单数量不足100辆,而真实的交车数字仅有几十辆。另据上海自贸区里一家从事平行进口车业务的老板对媒体透露,这半年来其公司仅售出了两辆车。

“今年上半年具体的销售数据我们这边不方便透露,但整体来说是呈上升的趋势。”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文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是《通知》中首批试点企业之一,在上海浦东新区设有“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展示交易中心”。除了上海外高桥外,入 驻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车企业还包括上海永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百联汽车服务贸易有限公司、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芜湖亚夏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实际上,虽然彼时相关政策仍未明朗化,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包括亚夏汽车、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庞大集团在内的多个经销商集团都已开始着手布局平行进口车业务。国内最大的乘用车经销商广汇集团副总裁孔令江也曾公开表示,“正在规划平行进口车领域”。

今年年初,庞大集团在巴博斯北京五方中心开始正式销售中东版的宝马车型。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庞大集团以平行进口业务刚刚开始为由予以拒绝。

据庞大集团总经理李金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庞大去年全年40万-50万辆的销售体量中,平行进口车只有几千辆。虽然规模较小,但庞大方面相信,由于平行进口车型单车价值较高,对庞大利润率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明显。

此外,李金勇还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平行进口车业务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平行进口车进入海关的便捷程度、针对这些车型的商检政策,以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售后服务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平行进口车的开放是一个趋势,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在宁波港从事平行进口业务的经销商张桢(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自贸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动作虽然很大,但实际上其相关配套政策、商检制度等与 其他港口相比仍有着一定差距,“目前天津港是所有试点中做得比较出色与完善的,因此那边很多经销商都不愿意搬到上海自贸区来。”

有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口岸去年平行进口的汽车约7万辆,占到了全国总进口量的七成。相比之下,上海进口量不到1万辆。

另一方面,汽车主机厂的态度也左右着平行进口车业务的发展。

早前,宝马把在北美销售的2015款X5的排量从旧款的2979升提升为3005升,美版宝马X6的发动机排量也从2979升变成了3004升。根 据我国对进口车按排量征税的标准,排量越大,关税也越高。排量是2979升的进口车,按照2500-3000升的标准,征收66.19%的关税,而排量是 3004升的进口车则要征收95%的关税。

宝马这一措施相当于一下子把价格提升了10多万元人民币,而美规宝马X5和X6是当下平行进口车中最热销的车型之一,因此对销售该车型的经销商来说影响巨大。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中规车型,排量越大或者价格较高的车型我们的优势会比较大,比方说像路虎、玛莎拉蒂这种车型,平行进口过来的话会比4S店便宜 20万-40万元。”上海永达集团负责平行进口销售业务的主管庾舟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宝马此次更改了排量,但实际上和中规车型同样是3.0T,这 样的做法会导致进货成本升高,给到消费者的价格也会因此水涨船高。

“当然这是个别品牌的自主行为,目前还是个别现象,只影响某一款车,但对整体环境影响并不是太大。”蒋文灏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至于今后会否成为普 遍现象还不好说,因为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考虑,这样的做法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需要适当地引起注意,如果大量的海外车企都采用这 种手段,那就有利用其市场优势进行垄断的嫌疑。”

摸着石头过河

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最新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中指出,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正面临严峻形势,需求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海关累计进口汽车43.8万辆,同比下滑22.3%;进口车累计销量则同比下滑21.2%。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主任胡丝羽表示,正常进口车价格下降,将会影响平行进口车的销量和价格。此外,4S店的大幅度降价潮亦使得平行进口车业务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蒋文灏看来,平行进口车本身的定位就是对原有主渠道的一个补充,是为了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白,而并非要颠覆或取代主渠道。“平行进口车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打破垄断,引进社会化竞争,希望能够对原来的服务体系起到促进提高的作用。”

 

事实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在主机厂从事进口车型引进业务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厂家担心的其实是非中规车的售后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自己品牌的美誉度。

“其实我个人对于平行进口车是持积极态度的。因为整车厂要引进一款车型到中规市场进行销售,前期的调研以及手续非常复杂,还要经过各种碰撞试验,再 加上车型引入中国市场的销量并不能被保证,所以在进口车这块其实非常谨慎。因此,平行进口车对于厂家的车型产品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这对双方而言 是双赢。”上述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天津首信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销售总监王子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在非中规车与中规车之间其实是互补的关系,因为如果不是厂家与4S店的宣传,很多消费者都不会知道在市场上还会有那么一些车型。”

他同时表示,由于目前平行进口车的进口量并不大,要想真正威胁主机厂车辆在中国的售价并不太容易。“现在为什么说主机厂不愿意看到平行进口车的售价去到那么低,其实当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媒体的过分炒作造成。”

“像之前有媒体报道说平行进口的宝马X5卖到62万元,这会对厂家造成负面影响,就是原来卖80万-100多万元的车子,现在卖到那么便宜,但实际 上这个价格连我们这边也做不到。”王子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平行进口车应该多向外界宣传的,是它的差异化与个性化,而不是给消费者以低价为主的印象。

“实际上,消费者在选购平行进口车的过程中,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能否合法上牌,其次是价格,最后才是相关的质保问题。”上述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然而,市场上也有着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上海一家投资管理公司高层林杨(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尤其在大多数家 庭都已步入二次购车阶段的情况下,平行进口车的质量将会成为消费者选择过程中的重要考虑点之一。“现在大多数平行进口车的质保期一般在3年6万公里左右, 加上车型的特殊性,导致一旦过保后维修成本会比较高,所以这对于成熟的消费者来说是决定其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

庾舟远透露,目前平行进口车型的销量占永达整体销量不及1%,发展空间很大。“未来我们期望平行进口的车型与中规车型能达到一种平衡,大概是各自50%的保有量。”

“现在业内都对仍未出台的《办法》非常关注,但由于国内平行进口车业务刚起步,各方都在摸索,预计下半年到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好很多。”庾舟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夹缝中如何盈利

随着国家对平行进口汽车资质的承认并放开,越来越多经销商开始涉足平行进口汽车业务,提前抢占市场份额。

上海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展示交易中心负责人对媒体表示,随着平行进口试点方案获批,在自贸区注册子公司的经销商集团已经达到了三四十家。然而,由于申请门槛较高,其中多数以大型经销商集团为主,中小型经销商仍在观望。

“平行进口车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它打破了长久以来国内4S店进口车价格垄断的格局;另一方面它能够给喜欢个性化车辆的车主提供多一个购车渠道。”汽车分析师张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遍地开花”的平行进口市场却仍未迎来预想中的井喷。黄硕(化名)在华从事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将近十多年,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平行进口汽车的暴利时代基本在2012年就已经结束,近年来伴随中国车市减速,市场消费愈趋成熟,平行进口汽车业务的运营难度逐渐加大。

在平行进口汽车行业中,拥有稳定的货源相当于在业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目前国内的平行进口汽车基本来自北美、欧洲以及中东等地。然而由于目前海外市场拿货成本的增加,平行进口汽车商也承受着不少的压力。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路虎的热销车型已经普遍加价2万-5万美元,而且基本上10辆路虎有9.5辆是被中国人买走的。”黄硕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但事实上路虎车型的返修率也是最高的,大概达到60%。

夹缝中生存的平行进口车商开始寻求更多的盈利途径。

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文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年底,其展示交易中心二期即将建成开放,规模将比一期更大,而且会提供试乘试驾的场地,务求在消费体验上做得更加丰富。

“目前我们在建的维修中心与技术中心将于8月正式开业,我们定位为‘多品牌的综合维修’,基本上常见的品牌都能维修,比一般4S店的技术水平要好。”蒋文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后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售后维修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服务响应水平将是未来竞争中决胜的关键。

“大型经销商做平行进口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基本每个品牌都会有经营,因此在平行进口车的售后维修这一块基础实力还是有的。消费者也可以在永达旗下任何一个相应的品牌4S店进行维修保养。”上海永达集团平行进口业务销售主管庾舟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庾舟远同时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平行进口车的销售相对于传统的4S店显得比较灵活,它对建店没有硬性的要求,只要经销商有货源,直接通过网上平台进 行销售也行。而平行进口汽车在销售形式上的多元化也是其一大竞争优势之一。截至目前,天猫网站已有6家平行进口车商进驻,今年6月上海自贸区也宣布携手阿 里汽车,将实体店搬到网上。

天津一家从事平行进口汽车业务的经销商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4S店现在基本上已把中国消费者感兴趣的车型都导入经营了,因此除了拼价格以及在配置做得比中规车更多元化、个性化之外,自己也已开始考虑向“专一品牌化”方面运营。

“我说的专一品牌化的经营,主要是指单一品牌文化类车型的战略,目的是进一步深挖潜在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把企业变成复利模式,就是说可能卖车不赚钱,但改装车以及后续衍生的服务需要收费。”

对此,蒋文灏也表示,平行进口汽车的发展与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密切关联,未来将如何寻找市场空白,如何寻找更好的货源,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价格,是其今后主攻的业务方向。

“今后我们会利用自贸区的特点、海关监管的一些政策优势来提高运作效率与降低运作成本,总体来说,除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供应渠道,今后还会考虑去建立 海外直采的渠道。并于今年年底争取在主要的一、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开设我们的网点。”蒋文灏表示,今后平行进口车的售后维修保养或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服务来解 决。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