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号角再吹响 中国车市你是玻璃心吗?


发布时间:2015-09-25     编辑:admin     来源:盖世汽车网    热度:781

中国车市在连续下跌4个月之后,久违的“救市”呼吁再次响起。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起,国内汽车产销量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而这一状况已经持续了4个月。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国内汽车产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8.4%和3%;前8个月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518.24万辆和1501.72万辆,低于上年同期。面对多项数据的走低,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日前发出了“放号救市”的喊声,迅速引发业界的极大关注。

中国车市的现状,是否真的到了出手救市的地步?若是救,什么样的措施方法较为妥当?根据中汽协的预判,今年车市负增长端倪或已显现。接下来2016年车市前景如何,会回暖么?本期盖世论衡特邀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贾新光围绕以上这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中国汽车市场是否需要被挽救?

持续低迷的车市,让中汽协再度修改了对今年市场的预判,从年初的正增长7%,到年中预估增长3%,甚至到如今可能出现负增长。

汽车市场销量逐月下滑,在经历4连跌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喊话:要想提振车市,不妨试试“放号救市”,也就是让现在已限购的7座城市增加允许市民购车的数量。且不说此举妥当与否,单从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的现状来看,是否真的到了需要政府出手救市的局面?

对此,徐长明首先表示,是否需要政府救市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没必要救的理由。从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的低增长预示车市已进入到了一个调整期,这并不是坏事。“车市增速的放缓,可以使行业各方面的发展都走向常态,回到正轨。”徐长明告诉记者,“我们并不希望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之前的高增长态势,因为,自主品牌还没发展起来。”车市的低速或匀速增长,可以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汽车行业自身也可以进行一番调整。

第二,有救市必要的理由。“若接下来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那么就有必要启动救市。”其指出,想要寻找经济增长点,汽车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汽车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它的增长能加大对整体经济恢复的信心。”而汽车业一旦减速,就业人数、经济效益等都将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短期救市或可行。

在贾新光看来,现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销量的下滑导致经销商大面亏损。车市的低增速究其原因,除了整体经济不景气外,各地不合理的政策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如:大城市的限购限行,二手车全国流通受阻等,这就直接导致车市本来应该有的消费需求得不到释放。

“救市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办法”,朱孔源直言,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宏观经济影响下的结构性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车市下滑,若是单纯为了冲量去救市显然不可取。“汽车虽然是国家支柱型产业,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好,但它也隶属于工业产品,也得随着大环境走。”

朱孔源亦指出,过去救市虽然销量上来了,汽车保有量也大大增加,但是救市后并没有落实调整汽车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一个行业健康发展与否并不是单靠量来决定,质比量显得更为重要。”他进一步指出,若要救市,国家也要在汽车产业政策上多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救量。而且现在的经济形势与2009年救市的背景环境是大相径庭。


论衡小结: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波及到各行各业,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汽车行业尤为明显。但是市场波动是常有的事,闭着眼睛大把挣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未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路径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自主品牌崛起的最好时期。今天中国汽车市场的危机,恰恰可以为自主品牌提供最好的土壤。而政府这只“无形之手”更多的还是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规律方能让中国车市获得更加健康持久的发展。


论衡之二:若救市可行,应该采用何种措施?


时间回到2009年,当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增速由正转负。政府随即抛出了一揽子刺激消费计划,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采用了1.6L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措施。就在当年,我国汽车市场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然而,随着鼓励政策的退出,2011年中国车市再次转入低谷,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后遗症的产生,如增长过快导致一些城市限行限购。


历时6年后,车市貌似又撑不住了,除了董扬提议“放号救市”,一些政府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也纷纷建言救市策略。那么,究竟怎样的措施才是最恰当的救市途径?且看专家观点。


徐长明指出,不能再采用2009年的大规模刺激消费,否则车市饱和量又将迅速提升,产能也会进一步扩大,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会更加严重。其指出,既不会导致交通拥堵,也不污染环境,同时还能拉动经济的政策才是最好的。他建议,加大对老旧汽车的报废更新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一方面能促进新车销量,还能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救市就要把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改掉,如限购等政策。”贾新光如是指出,现今车市运转情况跟过去不太一样,不需要政府减免税收、投入资金来救市。他表示,现在一刀切的限购,并没有解决城市的拥堵问题,也没有造成一些好的连锁反应,“北京不但限购,而且每年摇号指标都在减少,要是其他城市都‘效仿’,中国车市就无发展可言。”其建议,可以采取一些别的办法替代限购,如: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后,购置第二辆车时再采用摇号或者拍卖的形式。


孔源告诉记者,从厂家的库存指数来看,现在厂家同样面临较大压力,除政府救市外,整车厂也要开始自救,主动调整产销量目标,并且要适应现在车市增幅放缓的常态。他再次强调,政府不能单从量上面来救市,“中国汽车产销量数量已经很高,现在出现回调能使大家趋于理性,现在如果为了冲量而救市,大家又将开始狂热,一定不利于车市的长久健康发展。”

朱孔源表示,短期的救市措施在当前情况下不适宜出台,政府还是要出台一些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如加快制定出台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在财税方面做一些调整。


论衡小结:与2009年相比,当下环境背景和市场态势已经不同,因而救市的恰当策略也将发生变化。在车市吃紧的环境下,政府应当牵头积极进行产业政策的调整,并非简单地重复减免税收和投入资金,而是更需要从政策和法规层面进行梳理和引导,通过促进老旧汽车报废实现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循环正常化,促使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


论衡之三:今年负增长端倪已经显现,2016年车市前景如何?


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增幅放缓似已成定局,明年情况如何?


“早期我就预判今年车市肯定是零增长或负增长,”朱孔源坦陈,中国车市规模已是全球最大的产销量,车市又与整体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现在整体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再想达到高增长目标显然不可能。


徐长明表示,算上总量,今年车市负增长并非不可能。目前来看,今年乘用车还会有一定的增长量,而受宏观经济影响更为明显的微车商用车可能都是负增长。


对于2016年的车市走势,朱孔源表示,明年的情况也不会乐观,还是要与经济形势相匹配。“经销商协会之前做过国内2015年汽车产销量的预估,中庸估计在是2200百万~2400百万之间,事实情况也是如此,现在看来明年还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应该不会太高。”


他进一步分析道,我国汽车淘汰量少,按照现在2200百万~2400百万的产销量,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2亿辆按照15年淘汰,平均每年淘汰量也要高达2000万辆,而新车增幅也在2000万辆左右。推算下来,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承载不了更多的量,车市只能按照现在放缓的速度来推进。


论衡小结:整体经济的走势将直接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经济走势来看,两位数的高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年车市走势零增长或负增长端倪已现,明年车市增幅将不会出现太大变动,毕竟中国汽车市场超过2000万辆以上的产销量,绝非是个小数目。当然,产销量增幅的放缓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愈加成熟的一种体现,战争一直都在,如何应对201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平衡产能和市场需求,国内外各大车企还需提早谋划,切勿盲目乐观。


盖世论衡:是盖世汽车研究院打造的一个品牌汽车评论栏目,透析汽车行业的新现象,新热点,新规律,新趋势;以行业资深专家、权威媒体人及企业高管为发声主体,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变化中的中外汽车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