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车取消摇号将带来大繁荣?


发布时间:2015-10-27     编辑:admin     来源:腾讯汽车    热度:1348

10月2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管办”发布消息称,“北京市现阶段还会执行限购并逐年递增指标的措施,未来是否会取消限购需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到了10月25日,“调管办”又发布通告称“为落实国务院9月29日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本期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向所有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不摇号了,统统直接放行。

北京新能源车取消摇号将带来大繁荣?

政策的权威性存疑

“限行”“限购”等措施,严格说侵犯公民私有财产处置权,执行的同时也没有解决法律障碍问题。暂行规定,看来要一路“暂行”下去。按照过去的经验,暂行20年也是有可能的。

新能源车纳入“限购”已逾1年,与高一级行政机构的决定发生矛盾之后,北京市行政机构“考虑”了近一个月,终于在摇号前一天最终选择服从上级。可见服从得心不甘情不愿。行政对行政,限由之,放亦由之。这样带来的刺激,谁能保证长效?

行政的任性,不仅在于违背上级指示,还在于与现行法律的背离。更让人纠结的是,这些地方政策的出台,其背后的决策过程,非常神秘,普通人根本无从了解决策过程,更匡论参与和贡献意见。普通消费者和生产厂家、销售方,几乎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毫无置喙余地。事实上,从未见决策过程征求民意参配图片询价) 。挂在“缓解拥堵网站”上的市民献计献策栏,其地位堪比20年前挂在政府部门的意见簿。

行政权威,固然靠行政惩罚手段来维持,但其不严谨、不严肃、法律基础摇摇晃晃,且随时改弦更张,市场参与者们如何根据该政策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呢?

有人认为,满足当前所有新能源车消费需求,将带来消费的繁荣,有争议是“繁荣期”的长短。且慢,“调管办”并未承诺“盛世参配图片询价)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限购的棒子随时举起,落下的时机还在精心遴选——总得给国务院点面子吧。就像总理亲自要求垄断型通信公司“降资费”、“不清流量”(本该如此的消费契约),磨蹭了几个月,出台的“不清零”措施各种奇葩附加条件。

从北京市政府的角度,放开新能源车限购,显然非其所愿。失去对这一市场的行政控制,名义上出于担心市区车辆数量失控,实际上仅为对权力受限的本能反感——1年多才积攒了万把个沉积消费需求,对600万辆保有量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也影响不了大局。如果消费者体验还是这么糟糕的话,担心新能源需求大爆发,厂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不得不说,还真是想多了。

别的不说,哪天机会合适,重新限购,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政策让人信不着、不敢信,得防着点“后手”,进而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产生怀疑。难道不应该对随意行政的风格感到担心吗?由于“防范”而增加的资源和机会成本,恐怕还要全社会来埋单。在任性行政的当下,行政扭曲了市场,此时奢谈市场规律,越是严肃讨论就越有喜感。

扭曲的市场没有活力

政府当然要负责分配稀缺公共资源,但分配得各方都不满意,唯有异能者居之。政府一方面要求时刻对市场保持干涉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要求市场保持活力,蒸蒸日上,此为目的和手段背离之一。问题不在于补贴多少,而在于是否公平、自限权力。

放开限购当然会在短期影响市场。但新能源车厂家主管生产副总们,恐怕实行的还是少量、多批次、多型号的生产策略,不断试探市场风向的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以便在新技术成熟之际,车型能快速迭代,跟上最新潮流的变化。只有傻子才会得个棒槌当真,看到新能源限购放开,就撒欢儿玩命生产。

这是一个技术上非常活跃的细分领域,北汽占据北京本地市场的地利之便,比亚迪则先行数年,但国内市场的格局连个雏形都看不出。现在讨论谁是霸主还太早。大家都小心行事,销量即便翻倍,也是几万辆的水平,不值得大张旗鼓地扩张生产。

4S店等流通渠道,利用这次消息推出些促销活动,无可厚非,消费者听听就好,不能当真。

同样,政府花大力气带头建设、呼吁民资介入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仍然由于投资者无利可图,进展缓慢。反过来又抑制了新能源市场消费热情。政府一直憧憬着新能源车被广泛接受,那时就是政府体面退出的时候。但现在采取的手段,无一不是延缓甚至阻碍这一进程。此为目的和手段背离之二。

新能源车是未来方向,这是毫无疑问的。北京摇号队伍中,排队传统动力车的人超过200万,而参与新能源车摇号的,只有1.7万人。显然,消费者不是傻子,在新能源车产品发展尚未成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远远落后于各种计划之际,用户体验实际上处于被砸的边缘。即便有国家和地方补贴,新能源车(主要是纯电动)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特斯拉和宝马电动进入“目录”,由于价格,对市场的影响力太小,可以忽略。

按照纯粹的市场规律,如果产品做成这个样子,靠政策和补贴扶持,肯定行不远矣。政策向不成熟但有发展价值的产业倾斜,不失公平。但缺乏耐心,想着3、5年就能瓜熟蒂落,甚至可以像对待传统动力车那样予取予求,未免太心急了点。就算是猪也得养肥了杀。

限购放开的政策基础,是希望释放市场热情,刺激需求。这和1.6升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出发点相近。而地方政府的诉求,显然和大盘棋的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就有了以上“委屈从上”的纠结与不情愿。我们假定大多数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事实也如此),那么他们不会因为政策短时不作梗,就任摆布地按照指挥棒消费。

普通老百姓天然擅长判断政策的“真诚度”,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手疾眼快地捉住(比如减税);惠而不费的引导,则未必影响初衷。因此,指望这一政策,就能将大批传统动力车的意向消费者拉向新能源车,不会成功。至少,大家眼前不必担心新能源车放弃限购会加剧拥堵。

如果,新能源车发展到让大家用起来的方便程度,几乎相当于燃油车,到那时再担心似乎更有道理。在限购上做文章,则属舍本逐末。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