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新能源目标靠谱吗?质量问题如何避免?


发布时间:2015-12-21     编辑:admin     来源:盖世汽车    热度:1109

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迈进加速阶段。各大车企闻风而动,随即抛出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策略,这当中尤以自主品牌的口号最为响亮。据悉,国家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总销量目标是500万辆,而目前八大自主车企自己公布的目标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20万辆。

您如何看待此种现象?5年后,这些野心勃勃的军令状又能实现多少?在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联想起近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该如何保证?本期盖世论衡特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光祖、中国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到2020年,八大自主车企新能源销量超过320万辆,如此野心勃勃的军令状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在之前国务院颁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总销量目标是500万辆。如此庞大的目标销量数字,少不了遭受质疑,能实现吗?同样遭受质疑的还有,八大自主车企公布的2020年累计销量超过 320万辆。对此,业界专家如何解读这些看似野心勃勃的军令状?

曹鹤表示,这种目标规划实属正常,此前国家规划到2015年要实现50万辆的销量目标,今年俨然不可能达到。而2020年达到500万辆销量目标的提出也并不难理解。对于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而言,紧随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规划布局也在情在理,这是企业经营发展所需,也是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至于结果能否实现,曹鹤认为,到2020年至少能实现50%的销量目标,从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推广程度来看,新能源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其还指出,“到明年(2016年)实现50万辆没问题,2017年走势会稍现缓和,2018年~2020年期间又会步入较高增长时段。”

在崔东树看来,现在制定的销量目标还比较宏伟。到目前为止,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完成情况实际上是综合性的表现。相对而言,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客车、专用车是主力军,而大型车企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狭义乘用车中的部分车型。主机厂要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更加综合多元化的去挖掘市场机会,以期更好地实现规划目标。

崔东树还指出,“军令状”制定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的排产量,很多汽车制定目标后,后期会依据市场变化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来看,多数车企实现的几率还比较小,最终比拼的还是市场竞争力。

“到2020年,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00万辆,应该达到这个数。”陈光祖对此持肯定态度。同时,他认为,自主品牌应该占据先锋优势。“500万辆中绝大多数要是自己的,这也符合国家战略政策制定的初衷,自主要加大力度改造,增加销量占比。”

陈光祖还告诉记者,只要下定决心五年后实现200万辆年销量将不是问题,500万辆的保有量也并非遥不可及。关键是国家要带头行动,贯彻落实“十三五”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

论衡小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18.12万辆和1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对比自主车企提出的百万销量目标,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更难的恐怕还是日益严苛的油耗标准。据悉,到2020年国产乘用车平均油耗要降至5.0L/百公里,而新能源车型无疑可以大幅度的拉低企业的平均油耗水平,也正因为此,在新能源的道路上,步子必须迈得更大,口号也必须喊得更响。最终宏伟的销量目标能否实现或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论衡之二:主流自主品牌中,您最看好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

根据几家自主车企发布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未来五年,长安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为40万辆,占比16.2%;上汽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60万辆;一汽将推出16款新能源车,并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新能源市场份额达 15%以上;广汽将投入20亿元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并推出6款新能源车;东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80万辆,占比高达40%;奇瑞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20万辆,占比28.6%;北汽新能源将实现年产销40万辆,占比16.0%;吉利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按吉利120万辆的总体销量目标来算,也就是108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纵观以上战略规划,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会取得更好成绩?

对此,崔东树表示,更看好民营车企(吉利、比亚迪、众泰、长城)的发展,“民企对政策的把握与市场的切合点会抓得更好。”同时,身处限购城市的北汽、上汽新能源车将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这两家企业也将取得不错表现。

曹鹤指出,综合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现在表现较好的企业有:比亚迪,江淮,北汽等车企;发展到今后几年,跑在前面的有销量、有市场车企仍然会继续向前。“今后三四年,万向钱潮在电动车领域或将有出色表现,未来十年变数就比较大了。”

“现在还难以判断哪家企业的表现能够更胜一筹。总体来说,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如,万向通过国际合作收购菲斯科,现在也有所发展了。”陈光祖如是告诉记者。其还指出,除了要研发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外,新能源汽车还要朝着产业化的路线发展,而不仅仅是技术路线。

论衡小结:引用上述专家的一句话,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自主创新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翻阅各家车企描绘的未来5年的新能源蓝图,最终如何结果还是留给市场来检验。

近期,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被媒体相继曝光。除了做工不佳、车身异响、刹车失灵外,电池衰减成为投诉热点。车企在求得新能源销量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企业生存最为重要的东西——质量。而快速增长的销量也导致质量问题的迅速放大。试问,新能源汽车该如何保证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

关于质量问题,崔东树直言,车企在推广新能源的进程中切勿走得太快,应先慢后快,可通过产业化试点,逐步推广,循序渐进地把量做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2-3年将会集中出现一批质量问题,届时将引发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争议,企业须得提早考虑这些问题。”其最后强调,各地方企业绝不能为了补贴去抢短期销量,否则安全隐患将在所难免。

曹鹤则再次强调,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还是在技术方面,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一些大规模的共性问题,譬如冬天续航里程、充电效率等也有待解决。联系其在前文中的论述,到2017年新能源的销量增幅会趋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性能等问题的集中爆发,日后我们将看到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被召回。

论衡小结:随着新能源市场保有量增加,使用者增多,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将会被迅速放大,继而影响未来的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到今天,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商业模式或车企售后响应速度、态度的问题,而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作为出行工具,产品质量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才能真正开启良性的市场化进程。

盖世论衡:是盖世汽车研究院打造的一个品牌汽车评论栏目,透析汽车行业的新现象,新热点,新规律,新趋势;以行业资深专家、权威媒体人及企业高管为发声主体,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变化中的中外汽车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