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曝光汽车商家四大猫腻


发布时间:2016-02-19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青年报    热度:716

距离3月15日还有一个月,根据市工商局和市消协发布的投诉信息,今年1月,由购车引发的纠纷增长了三成。工商部门支招,购车时要留心看清购车中的猫腻。

日前,消费者韩先生向12315热线反映,他在一家公司购买了一辆轿车,合同上注明了“赠送装饰贴膜、真皮座椅和自行车一辆”,但从提车日算起 直到他投诉时,商家都未提供贴膜,也没有赠送自行车。作为消费者他持有购车合同,要求商家履行承诺,可对方却一拖再拖。忍无可忍的韩先生只好向工商部门投 诉,后经工商部门调解,商家才按照合同承诺为消费者提供贴膜和赠送服务。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1月“12315”、“96315”两条热线共接到有关“购买汽车引发的消费纠纷120件,较上月投诉(92件)增长30.43%。

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具体包括,第一,消费者购车时仅凭商家的广告宣传和口头介绍,当即支付定金或预付款确定购车意向,事后发现消 费不理性或了解的车辆情况与实际不符要求退款;第二,交纳定金后,商家逾期提供或以无车为由拒绝提供汽车;第三,商家不守信,拒绝履行购车合同约定,例 如:消费者提车时,商家要求消费者加价或不履行事先约定的赠送车载导航、加油卡、免费提供贴膜、车内装璜等承诺;第四,购车时强制购买保险。

如何在购车时避免这些可能会产生的纠纷呢?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车前要仔细了解车辆配置情况与售后服务承诺,不能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与 承诺;务必将车辆价格、型号、交车时间、优惠承诺、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在合同中明确清楚;提车时要仔细检查车辆,察看外观是否受损,内饰装潢等配置是否与 承诺相符,核对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购车合同等凭证是否交付于消费者手中。如果购车时发现经营者隐瞒实情、不承担违约责任等问题,注意保存证据并及时进 行维权。

另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今年1月份,市工商局和消协共登记消费者投诉信息17649件,其中,登记商品类投诉1665件,家用电子电器投诉居首 位,达613件、日用百货593件、家用机械172件。登记服务类投诉12318件,销售服务居首位,达到11304件、互联网服务200件、居民服务 165件。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