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保险捆绑成投诉榜首 过度维修加价提车难解


发布时间:2016-03-11     编辑:admin     来源:证券日报    热度:761

又要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场参与各方早都屏息静气等待着一年一度的“黑天鹅”飞起。尤其是各个汽车企业,从江淮同悦“生锈门”到海马汽车“油耗门”,近几年来315晚会上的汽车话题层出不穷,那么今年各大车企和4S经销店是否有吃一堑长一智呢?

日 前,《证券日报》实地走访了北京博瑞汽车园区和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的多家4S店,通过采用进店体验式调查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 雪铁龙等8个合资汽车品牌4S店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同时对相应品牌累计17名车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厂商的重视和销售人员服务意识 的提高,4S店服务品质较往年有了长足的改善,体现出各自品牌应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准。

调查结果表明,纵观被调查的这8个国内销 量靠前的主流合资品牌,在购车的软硬件方面服务上都表现优异,有些品牌还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便利服务,受到车主的广泛好评,在服务方面提升巨大。比如随 即采访到的两位福特蒙迪欧和福克斯车主就对福特的车质给予了肯定和褒奖;而受访的众多大众帕萨特和高尔夫车主也表示,随着车龄的增加,座驾稳定可靠,几无 返修;轩逸和奇骏作为东风日产的旗舰品牌,在众多车主中保有量也相当可观,性能与口碑表现上乘。

然而在汽车厂商致力服务改善并取得 长足进步的同时,作为厂商对外的窗口和脸面,有部分4S经销店的行为却难拿得上台面,甚至可以说是歪风盛行,横征暴敛,极大地降低和透支着消费者对厂商的 信任。这其中,车主们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包括保险捆绑、过度维修、强制搭售、售后信息不对称以及售后服务缩水。

厂商对服务的重视还体现在通过内外部集合、相互联动的提高和调动4S店的能动性。基于此,厂商内生式地推出了自纠自查的“神秘客”制度。然而这以优质服务提升进而促进销售的正面举措,在部分4S店看来却好似多此一举。

资 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神秘客”存在能对促进销售起到重要作用。厂家要求销售员必须主动、客观地向顾客介绍汽车的相 关性能,这不仅是在提升服务品质,也是在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赋予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对于4S店在车辆维修和保养时存在的“小病大修”的问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厂家和社会应建立起一种联动机制,进行有效体制化建设,如建立黑名单制度和核查机制等。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可以由相关部门进行核查和处罚。

保险捆绑成投诉榜首

3月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朝阳区花虎沟2号的博瑞汽车园区。汽车园门口的旗杆上飘着园内各品牌的旗帜。相比很多汽车园区,博瑞汽车园因属汽修一厂,整体规划更加统一,环境也相对较好,因此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来此光顾。

王 先生是一名福特福克斯的车主,作为一名资深老司机,这一次来主要是帮忙朋友参谋买车。提到4S店的服务王先生不吐不快,据王先生介绍,同样是门口迎宾,刚 才两家店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踏进一汽马自达的门店,销售人员主动上前询问“您买车吗?打算看什么价位的?”。而一路之隔的东风雪铁龙4S店,店里聚堆聊天 的3名工作人员明摆着我不问他,他也不问我。

“甚至当我和朋友都坐进了展示车,都没人搭理。作为服务行业如今车型越来越趋同,车价也越来越接近,说白了,就是你的服务质量决定你的产品销量。咱换句话讲,售前就如此,售后我能放心吗?”王先生对记者表示。

提到近些年4S店在服务提升管理升级方面的改变,王先生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我的福克斯来说,不管是安全性还是实用性我都很满意,至少没给我惹过什么祸,但据我观察有一件事情是经销商这么些年来一直没有变”。王先生提到的“不变的事情”就是保险捆绑。

记者观察到,在走访的几乎所有4S店中,购车后的第一年都需要在4S店上保险。名为自愿,但更多的却是“软刀子割人”。

对 此,包括王先生在内的多数车主都颇有微词。4S店为了促使车主能够在店内上险一般都会以赠送脚垫、全车膜等必备车饰的方式留住车主,而如果车主选择自己找 保险公司上险,原本价值300元的车膜就会暴涨数倍;如果车主不选择在4S店购买车膜,店家又会以外购贴膜会脱保为由威慑车主。如此一来,威逼利诱,环环 相扣,锁牢了弱势的消费者。

针对为何必须购买店内保险一事,多家4S店员工口径一致,即是顾客只要在他们店内购车,无论是贷款还是全款,都需按在4S店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相关车险。也就是第一年一定要在店买保险。

面 对记者的质疑,某4S店销售人员解释道,这是老板的“规定”,他们也只是按规办事。虽然顾客自己办理购买保险要比在4S店购买指定保险的价格便宜15%, 但在事故理赔时只能享受85%的理赔金额,而4S店搭售的保险在事故理赔时则能享受最高金额的赔偿款。“在我们店里虽然没有任何的优惠,但可以免费为您赠 送一套价值几千元的全车贴膜,算下来是很划算的。”另一位销售人员接着说道。

这样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其他汽车市场呢?记者陆续走 访多家汽车4S店发现,虽然各品牌4S店对于新车捆绑保险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第一年一定要购买4S店指定的保险。“有的车型优惠幅度比较 大,因此基本上单靠卖车没有多少利润,所以保险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利润来源。”销售员向记者透露。

“为什么我们都强绑车险,还不是有 好处。”对于4S店为何热衷于卖保险,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合资品牌4S店销售总监对记者并不避讳。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几乎每一家4S店,都会有保险公司的 “定点”。这些都是4S店的合作伙伴。此外对于让“定点”公司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4S店会选择两家大型保险公司搭配两家小型保险公司“定 点”,提高覆盖率,以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定点”公司选毕,接下来就是推荐了。无论是新车销售,还是旧车续保,“定点”保险公司 必然是4S店重点力推的对象。具体的方式则是“恩威并施”。所谓的“恩”,就是向“定点”保险公司买车险,4S店会有加赠,比如赠送车用工具、免费代办年 检、、赠送工时券等;而“威”就是4S店的销售员和维修技师会警告“有主意”的车主,如果不在店内买险,日后维修理赔将问题重重。

上 述人士向记者透露,4S店每帮“定点”保险公司卖一份车险,就能得到一定数额的提成。根据车价的不同,提成额度在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反过来,在定损时, “定点”保险公司会酌情放宽条件,一些零件既可以换也可以修理时,“定点”公司多会选择更换,从而提高4S店利润收入。

过度维修、加价提车仍难解

国内汽车生产厂家留给4S店的汽车销售利润空间很小,在4S店的收入构成中,新车销售利润仅占1/4左右,而汽车配件销售的利润可达60%。所以4S店要想赚钱只好在售后维修方面“做足文章”,过度维修保养的现象自然屡禁不止。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美系品牌车主宫先生的描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知道厂商怎么选择这家4S店的,简直就是黑店”,据宫先生介绍,他起初特别信赖这家4S店,但是经过几次修车和保养以后,对该店的服务印象大打折扣,修车不仅修不好还修坏了许多不相干的地方。

除 此之外,也许是摸清了宫先生对汽车知识的匮乏,后来的维修保养中漫天要价成了常态。“一次我的发动机时规盖裂了一个小缝,考虑到会影响安全,同时也因为禁 不住他们的劝说,就同意了花1600元更换。然而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配件市面价格才300元左右”。宫先生愤懑地对记者表示,“自此之后不论他们让我修什 么、换什么我都留个心眼,都会去市面和网上商城对比,不比不知道,价格悬殊真的是太大了”。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朝阳区姚家园路的东 方基业国际汽车城,在这里也探访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某美系品牌车主曹先生,其车在使用了5年、行驶6万公里后,频频出现一些细节故障;而同样作为 某日系品牌车主的李先生,提到了由于修理失误出现了“修东坏西”的情况,在一次钣金喷漆中结束后门窗玻璃无法正常升降。

有趣的是,窦先生买了某德系品牌的轿车后,与其他同事的马自达6做一次保养仅花费345元相比,市价还不及马自达6的这款德系品牌小车做一次技术保养却要花费800多元。

此外,在售后政策的制定和服务跟进上,窦先生认为该厂商也与其他厂商存在差距。厂商的服务短信,比如举办了优惠促销活动、开闭店服务提醒、到期业务提醒,这些窦先生却从来没有收到过。

在 合同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示范文本,各4S店基本都在使用各自品牌的格式合同,责任分担不对等,存在霸王条款等现象较多。预付款不退还、加价提车等现象时 有发生。同时,很多经销商在销售汽车时,还强制搭售保险等。而汽车在保修期内发生性能故障后,部分4S店也不及时给予维修,有的甚至以消费者没有到店进行 保养或者是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拒绝履行维修等售后服务。

苏晖预测,未来汽车社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会越来越强烈,汽车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会越来越严格。因此,未来汽车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不仅要以产品技术作为战略中心,消费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有可能,未来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市场地位。

车企加磅自纠强化服务

4S 店内“接待人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缺乏礼仪”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整车厂对4S店的培训一般只到服务经理和业务骨干层面,其他普通员工的培训一般依靠 4S店的内部培训,而4S店在短期效益的驱动下可能忽视内训工作,由此造成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所以出于能够加强监管,及时摸底的考虑,厂家的“神 秘客”也就此应运而生。

记者辗转联系到一名曾经化身过4S店“神秘客”的张姓车主。张先生对记者表示,2016年他曾被上海某调研 公司选中担任“神秘客”,配合该公司评测北京市某德系品牌4S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暗访是由张先生和上海某合资品牌公司的一名评估员共同完成的,张先生扮 演普通消费者。

“评估员身上揣有录音笔。我们先后去了三个该品牌的4S门店,听评估员讲,表现不合格的4S店至少要扣5万元。”张先生告诉记者。

张 先生表示,当时去的一家东坝附近的该品牌4S店的表现,与厂家制定的服务操作规范相去甚远,在最后评估打分时,有很多项目他只给了很低的分数。“到店之后 没人搭理,服务人员慵懒懈怠,想要试驾也推说没车,什么都不管,什么也没有,很不像话。”张先生表示,根据厂家的要求,“神秘客”在体验中要遵循“先被 动,后主动”原则。主要考察的项目分为进店接待、性能介绍、试乘试驾、价格推荐、离店送别5个大项以及若干小项。其中,性能介绍及试乘试驾占分比值接近一 半。然而几乎所有的4S店销售员都是顾客主动询问后才回答,而一旦评估员进店少顷仍无人接待被迫主动发问时,就意味着4S店难逃低分的命运了。

评估员的存在是车企为提高4S店销售员的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提升顾客满意进而促进销售。这本是一个正面促进的举措,但是在部分4S店看来却显得过犹不及。

辽 宁某日系品牌车4S店经理赵先生坦承,他并不认可评估员,“目的性强、有时过于隐蔽和苛刻,弄的员工神经兮兮甚至都影响正常的日常接待工作”。同时也有消 费者建议,对于售前其实到不用过于刻意,为了销量4S店自然会殷勤周到,反倒是售后才更应是厂商应着力的关键。

张志勇在接受《证券 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是媒体监督引导还是企业自纠,对于汽车厂家而言,在车辆品质、配置以及价格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优质的服务确能对促进销售起到 重要作用。因此,厂家要求销售员必须主动、客观地向顾客介绍汽车的相关性能,不仅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消法》赋予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的一个具体举措。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