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新规出来以后,很多轻卡车主都在说自己的车自重都已超过总重了,不拉货都超载,这还怎么干活啊之类的各种抱怨和吐槽。甚至有车主声讨政府,说蓝牌轻卡限制4.5吨以下,是非常不合理的规定。
现在蓝牌轻型货运车的标准一直都是长度不大于六米,总质量小于4.5吨,但是近几年出现了好多“变异”的蓝牌轻卡,他们装配大马力发动机,使用加强型底盘,并以此为噱头吸引用户。
因此导致很多轻卡在出厂时就几乎临近4吨,甚至超过蓝牌总限4.5吨的都有,那如果按照行驶证上整备质量来说的话,真的是不拉货都已经涉嫌超载了。都说存在即合理,那这种现象的存在,真的合理吗?我想说,其实这就是一个漩涡。
● 厂家迎合市场 出厂就超载
近些年国内大部分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推出自己能干大载的轻型卡车,其实在农村地区,诸如时代、奥驰、凯马、唐骏、南骏等品牌车系一直都有着很大的保有量,评价都是能拉的多拉的重。
然而在一些发达城市也越来越多见干大载的轻卡产品了,并且还都是知名汽车制造业,就我感觉,最先在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重汽轻卡,有着轻松干十吨的“美誉”。
随后像一直推崇扎实底盘的江淮品牌,也在其轻型车上逐应用了双层大梁,气压制动,并匹配起了大马力的发动机。类似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发不可收拾,福田东风解放,纷纷推出自己的重载担当。
采用双层大梁、直通梁、加厚板簧等重载底盘车型,普遍的承载能力都上升到了3-8吨,有些蓝牌自卸车的承载能力甚至更高,发动机也从493、498、4100、4102、4108步步紧跟。
有人说,装载大马力发动机,也有一定因素是为了跟进当前的流行趋势,就是所谓的高效运输。那我不禁就要问了,为了高效装配大马力发动机可以,但是全球车企都在强调的轻量化体现在哪了?
其实要说轻卡重载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因为有人需要,才会有的生产,不然厂家制造买个谁啊。这点我同意,市场需求的确有,但这种需求其实是有点变态的。
轻卡重载原因有三,其一,首先蓝牌具有一定优势,就比如城市某些区域和道路,仅限蓝牌货运车通行。其二,只具备C级驾驶资格的车主多,而C照只能开蓝牌轻卡。
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货主,货主想节省运输成本,出货会存在故意积压等。加上车主之间恶性的竞争,所以社会上一些小吨位的轻卡就干着超载的重货,有了这样的需求,厂家也便不遗余力的迎合市场,纷纷推出重载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