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一汽牵手东风:合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是否充分?


发布时间:2017-02-21     编辑:admin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热度:986

一汽东风,一汽与东风合作

一方面,从降低成本、资源集约、技术力量聚积等多方面,一汽与东风的合并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这一合并太复杂,最关键的是管理边界的问题,现在的管理能力未必能支撑如此大的盘子,现实的操作难度很大,由此合并的可能性很小。

一石激起千层浪,汽车行业两大央企——一汽、东风——合并的猜测再次甚嚣尘上。

2月17日,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在长春签署了战略性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车载智能网联、燃料电池、轻量化等领域。

由此,外界纷纷猜测这是一汽与东风集团即将合并的强烈信号,甚至有评论预测一汽与东风将在今年内完成合并。但是反对的观点认为,仅从技术合作就推断二者即将合并,有失偏颇。“两个巨无霸合并,能获得的不过是一张报表。合并的经营效益现在看来很少,但带来的管理挑战却是史无前例的。”

无疑,一汽与东风合并事关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走向,必须慎重。2月19日,接近东风系高层的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抛开国家意志,东风与一汽合并的必要性很大,但可能性很小。”

一方面,从降低成本、资源集约、技术力量聚积等多方面,一汽与东风的合并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这一合并太复杂,最关键的是管理边界的问题,现在的管理能力未必能支撑如此大的盘子,现实的操作难度很大,由此合并的可能性很小。

“我认为,单独这个技术合作并不一定是合并的信号,接下来还要看双方合作走得如何。据我了解,企业层面目前并没有整体合并的动议。”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针对一汽与东风合并的可能,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大部分的观点比较谨慎。“从二者之间的合作推断合并的因果关系并不充分,现在合并的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即便是合并也没有必要先进行技术合作。”19日,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同为央企的长安汽车也有强烈意愿加入一汽与东风的技术合作之中。不过,截至21世纪经济报道发稿为止,并没有得到长安的明确回应。

判断合并的依据是什么?

在2月17日的签约仪式上,包括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总经理李绍烛、副总经理程道然、副总经理刘卫东,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副总经理秦焕明、滕铁骑、金毅、董春波等均出席,由此可见,一汽和东风集团对此的重视程度。

除了合作签约之外,外界猜测一汽、东风合并的重要依据还在于近几年,二者人事变动频繁,并且一汽集团总经理职位至今仍然空缺。

2015年5月,一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建一因涉违规被调查之后,原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接任其职务,随后一汽集团董事长竺延风入主东风,双方高层换防,然而直至今年2月,一汽集团新提拔王国强、安铁成为副总经理,一汽集团总经理一职仍旧空缺。

“一汽和东风最缺是干部,最不缺的也是干部,从一汽的干部空缺判断二者即将合并并不科学。”上述接近东风高管的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东风现在的干部数量也在减少。

此前,东风汽车的党委常委共计九位,经过一番变动之后,目前常委仅剩竺延风、李绍烛、程道然、刘卫东四位。

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合并势必涉及管理能力和理念可承受程度,同时,东风集团在解决内部整合和协调存在诸多难题,再并入一个更加庞大的体系,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除非借此机会实现大幅度的人员精简和效率提升,否则一汽与东风集团合并好处几乎为零。两个胖子拥抱,能获得的只有体重而不是体质。”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对此,汽车媒体人钟师表示:“首先该协议是框架协议,虽然仅是第一步,但合并并非仅取决于车企意愿,也要看国资委或国务院态度,目前来看,国家层面还没有央企要合并的政策出现。”

在国家做大做强央企的大背景下,应不应该合并与能不能合并是两个概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这么多年,国有两大央企——一汽和东风——的发展缺少明显亮点,倒是吉利、长城等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面临调整,而在调整之前,要做强国家队顺理成章,但是到底先调整产业政策还是先做强国家队,对于后者的调整是否适得其反,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上述人士表示。

自主品牌能否获益?

不可否认,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一汽和东风的合并是具有互补性的。

目前一汽自主品牌研发能力较强,但市场营销能力较差,东风则是研发能力较弱、市场营销相对较强。“大家只看到销量了,实际上,一汽的研发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发动机,一汽是全系列布局。”了解一汽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相反,东风的研发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东风自主研发的实力目前还是比较弱的,雪铁龙C6的引进就是为了东风A9,但后者的市场表现并不理想。”

作为在国内最早建立技术中心的车企,无论从规模、研发能力,人力资源,相比其他车企,一汽集团具备更强的实力,但是,一汽自主品牌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6年一汽轿车自主品牌销量10万辆左右,同比下降34.6%。其中,一汽夏利更是下滑严重,2016年全年销量3.6万辆,同比下降43.3%,而红旗销量仅为4800辆,同比下降4.4%。

一汽对外的解释是处于产品换代的真空期,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营销能力较差,产品力不足、更新换代慢、管理机制落后等诸多因素。

反观东风集团,2016年东风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售137.7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东风风神作为东风完全自有品牌实现了50%的增长,营销能力可见一斑。

对此,安庆衡表示,“东风近几年大自主战略取得不小的成果,前瞻性技术合作对车企很有必要,从长远来看,对自主品牌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此次提出前瞻技术合作并不能与现阶段自主品牌发展划等号。“这不能解决现阶段一汽自主品牌发展困境,一汽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安庆衡特别强调。

前瞻技术合作如何深化?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以往政府多次鼓励央企合作,此次合作也算是一个突破。同时技术合作也对二者旗下的自主品牌会有一定帮助,但是还要看合作在实际操作当中会深化到什么程度。”

从研发技术方向看,前瞻性技术合作将围绕车载智能网联、燃料电池、轻量化等前瞻性技术进行研究,但这也是二者相比其他车企的弱项。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东风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66.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5927辆,同比增幅达300%,但是距离其他车企新能源车型销量差距还比较明显。

一汽在新能源领域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已经意识到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性。在与东风汽车集团签订协议之前,1月16日,一汽集团公司与奥迪股份公司在长春正式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

按照计划内容,双方未来将继续扩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线,从而覆盖豪华品牌最重要的六大细分市场,新能源车型及其相关的服务领域将成为今后合作重点。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车企的产品开发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与国际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需要联手参与竞争。作为央企,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除了应用技术的研发,更有责任支撑基础技术的研发与积累,而二者之间合作能否深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目标是否一致、是否愿意共享资源。

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此次前瞻性技术之间的合作对于两大车企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安庆衡认为,“大型汽车集团战略性合作很有必要,毕竟仅依靠车企自身能力也很有限。如果大型车企能联合,有利于各自旗下自主品牌长远的发展。”

“并非共享技术一定会成功,但原则上,技术合作会更符合两家车企的现状。” 钟师表示。一汽、东风技术合作本身值得点赞,需要注意的是央企之间的合作要落到实处,因为市场留下的机会已经不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 河北省交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河北国信机动车评估有限公司 民政部 河北公安交管网
河北省职业资格网 国家职业资格网 卡车之家 中国政府采购网 河北省民政厅
汽车之家 二手车之家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河北省商务厅
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民政府网 中国搜索

服务保障

五重保障
十项承诺
个性化延保服务

品优二手车

我要买车
我要卖车
我要评估
评估报告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

会员注册/登录
发布信息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更新换代网微信 更新换代网公众平台

Copyright © gengxinhuandai.com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2021586号-2

行业监管:河北省机动车鉴定评估协会